辩今之大事,论企之未来
唇枪舌战!听华峰辩手有话说
11月28日,2023华峰集团“超纤杯”职工辩论赛决赛展开激烈角逐。本届辩论赛从9月1日正式启动以来,历经公司预选赛、集团复赛、半决赛,集团队、合成树脂队、聚酰胺队、热电队4支队伍一路过关斩将,突出重围,进入决赛现场。
战至终章,辩手们精心准备,正反双方抓住辩论主题,分别以“反三违重在自律,还是他律”和“末位淘汰,是否有利于企业发展”为题,各自围绕观点配合默契,语言表达或诙谐幽默,或慷慨激昂,旁征博引,有理有据,逻辑缜密,妙语连珠,展现了各自的辩论魅力,在交锋中提升辩论的水平,在言语中碰撞思想的火花,为观众带来了一场空前精彩的辩论。为此,本刊特摘录部分辩论选手精彩语录,以飨读者。
末位淘汰,是否有利于企业发展
正方华峰合成树脂队:末位淘汰有利于企业发展
开宗明义,末位淘汰是指企业为满足竞争的需要,通过科学的评价手段,对员工进行合理排序,并在一定的范围内,实行奖优罚劣,对排名在后面的员工,以一定的比例予以调岗、降职、降薪或下岗、辞退的行为。我方认为,末位淘汰会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一个有效的手段。接下来,我方将从以下三点来进行阐述。
首先,末位淘汰的目的并不是单纯的为了淘汰那些业绩末位的员工,而是激发员工的工作潜力,在工作中能够保持更高的警觉性和敬业精神。但在我们的工作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消极怠工、不思进取的员工,如若听之任之,任其发展,会削弱其他员工的积极性和热情,整个团队的氛围受到负面影响,势必也是会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的。而通过末位淘汰的手段,企业可以发掘那些有能力、有潜力的员工,为他们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机会的同时,迫使那些消极怠工的员工面临一定的压力和挑战,为团队注入新的活力和创意。这样一来,企业可以花最少的人力资源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用,而非人浮于事。
其次,在末位淘汰的氛围下,每个员工都有着可能被淘汰的压力,这促使员工能更加努力工作,都想成为最好的,都想通过努力获得更好的绩效,从而避免被淘汰。而当员工能主动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时,无疑个人的工作积极性和效率都将得到提高,整个团队将更具有战斗力。大家应该都对岗位各项KPI深有体会,有敬畏,有惧怕,但更多的是为了实现指标而努力的决心和动力。
身处竞争激烈的环境,企业要想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也需要提升竞争力。不在竞争中竞争,就在竞争中被淘汰。用末位淘汰这种奖罚分明的手段,让员工明白,只有不断努力,提升自己,在工作中保持高标准和严要求,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没有竞争的企业就犹如一潭死水,缺乏生机、缺失希望。综上所述,末位淘汰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手段,这种良性竞争,能够激发员工的竞争意识和进取心,不仅有利于员工的个人发展,更是有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企业发展。
反方集团队:末位淘汰不利于企业发展
什么是“末位淘汰”?简单说,“末位淘汰”就是根据绩效考核的结果对得分靠后的员工进行淘汰的措施,是一种单一手段。企业发展是指企业面对未来未知环境的适应,使企业得以进一步运行,实现企业目标。特别注意的是企业的发展一般指企业的长远发展。
为什么末位淘汰不利于企业发展呢,理由如下:
第一,末位淘汰是不科学的。古语云,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各个单位、部门的发展水平是不一致的。同一个部门又有不同的岗位,很多考核又无法量化,影响绩效好坏的因素有很多,绩效评估本身就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可能有偏见或不公正的情况,仅凭排名结果来决定员工的去留显得很不合理。排末位的不等于不胜任工作。如果淘汰掉末位,招入的新员工可能实际效果并不如以前。
第二,末位淘汰与现代人本管理思想冲突。末位淘汰属于典型的强势措施,让员工处于高度紧张甚至敌对的状态,直接导致严峻的竞争环境,无法挖掘人的内在潜能,与企业发展所需的宽容、相互信任的氛围相违背,无法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末位淘汰会导致员工之间互相猜疑和不团结,增加企业内耗,降低工作效率,员工也会因此很难产生对企业的归属感。
第三,末位淘汰会导致人才流失。末位淘汰设定的刚性条件,会导致企业过于关注短期业绩,而忽视了员工的长期发展和培训,很有可能使企业流失一大批年轻的具有潜力但可能经验不足的血液。末位淘汰是侧重对员工的排序和淘汰,容易让企业陷入排名陷阱,而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是人才,末位淘汰会让企业因为强制排名而失去有价值的员工。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末位淘汰以一时的绩效判断一个人的能力,磨灭了青年人未来无限的可能。绩效排位就像排队,总有人要处于队尾,意味着总有人要被淘汰。员工面临被淘汰的压力过大时,可能会选择离开公司,从而导致优秀人才的流失。这对企业的长期发展是不利的。
反三违重在自律,还是他律
正方聚酰胺代表队:反三违重在自律
我方认为,自律是他律的目的,是从根源上制止三违的发生,是反三违的唯一有效途径。他律只是手段,而这个手段的目的就是自律。安全是我们自己的事情,这是毋庸置疑的。其次,安全的最大受益者就是员工。所以要想减少三违现象的发生,我们需要从自身出发,主动加强自己的安全技能,主动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而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只有员工拥有了安全的思想,才能主动要求自己做出安全的行为,达到反三违的目的。
近年来,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经营管理日益规范,抗风险能力日益增强,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因管理体制和监管手段等原因,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执行能力还是不足,违规操作等三违现象还是时有发生,使我们不得不认真重新考虑自律的重要性。
文化决定行为,行为体现并创造着文化。企业文化能规范员工行为,但企业文化不属于他律的手段。否则“共同目标、共同创业、共同利益、共同发展”如何在日常工作中发挥作用?但四个共同无时无刻不在激励着我,它告知我,我与华峰共命运!我应该在工作中严格遵章守纪,严禁违反劳动纪律;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及制度,严禁违规操作;严格要求自己和他人,严禁违章指挥,实现四不伤害,而这都是自律的表现。
我们不能将希望寄托在有人监管,有人督促,有人帮助。因为生命,是我们自己的生命;因为安全,是我们自己的责任。我们应该珍惜自己的职业生涯,珍惜自己的工作岗位;我们应该加强岗位责任心,提升安全管理意识;我们应该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保护他人不受伤害。
我们并不否认他律的重要性,但我们坚持认为反三违自律比他律更重要,是因为自律是目的、是基础,他律只是辅助与工具。“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自律,他律又有什么存在的意义呢?因此,为了保护自己与他人,我们应该做到自律;为了坚决贯彻反三违,我们应该做到自律;为了企业持续发展保驾护航,我们必须做到自律。
反方华峰热电队:反三违重在他律
我方认为,要想弄清楚今天的辩题,必须要知道,反三违,是反什么,它反对的是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既然是反对,一定要有依据,这个依据就是正确的标准和制度。
首先,这次辩题,一个核心的逻辑,就是肯定了反三违重在他律。从我们的辩题可以推理出,反三违,就是先有标准和制度,并且始终要坚持,这个标准和制度就是他律。如果前提条件都没有,对方辩友,我们反三违,反的是空气吗?难道真的像对方辩友立论里面说的那样,随便找一个重在自律吗?如果按你们的逻辑,你们为什么不说“反三违,重在感情”“反三违,重在配合”等等五花八门的观点。所以说,反三违的逻辑,核心点只有一个,那就是重在他律。
其次,他律就是标准和制度,就是华峰人行动对照的标杆尺子。在这里,我有一张示意图可以清楚地说明这个标尺的作用。按对方辩友刚才立论说的,重在自律,就是左边这个图形,恭喜你,做得很好,你离标尺越来越近了。如果你能将自律做成遵循他律的典范,那我爱死你了,华峰也很爱你。如果你工作中经常出现不自律,那么你离标当中这个杆尺的他律,肯定还有距离。
最后,反三违重在他律,这是华峰员工经过不断的实践检验,得出的真理。华峰有严谨的标准制度,华峰帮助我们按明确的标准制度办事。从入职一开始,就培训我们怎么按标准制度干;在成长过程中,仍旧时刻规范我们按标准制度干。试问对方辩友,这些你们都是经历过的,为什么要说违心话呢?他律,无时无刻在我们身边,融入了我们日常所有的操作、工作纪律。如果按对方刚才说的那样靠自律,各位评委和观众,你们是不是觉得,这种想象很美好,但是现实很残酷。反三违,重在自律,我想这就是“乌托邦空想”,脱离华峰实际。
对方辩友,我们都有华峰共同的事业,我真心规劝你们,我们创业的路还很长,做好当下事,按标准和制度办事,按他律这个大前提,这才是最重要的。
小结:
赛场上,唇枪舌战,妙语横生;赛场下,互相交流,共同成长。
“辩论赛不仅为广大员工搭建了交流学习和展示精神风貌的平台,也是锻炼员工思辨能力,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一个好的契机。”集团副总裁潘基础在讲话中指出,本届辩论赛的论题紧紧围绕公司的经营管理制度,通过在辩论中多角度的思考和讨论能够帮助我们更全面地认识问题,从而做出更准确、更具有说服力的判断,进而推动公司管理提升。
同时,潘基础表示,辩论本身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唇枪舌箭、见招拆招之间,需要的是知识储备及临场应变能力和胆识。希望更多的员工能够参与到这样的活动中来,并把活动锻炼出的能力应运到工作中去,在工作上做到知行合一、在解决问题上做到智慧思辨、在知识储备上做到有容乃大,在自身从事或擅长的领域,精益求精,成为“一岗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不断提升自身和团队的效能,不断提高与时代发展和事业要求相适应的素质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