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峰集团的时代“风华”

本刊记者 一舟

瑞安,瓯越古邑,地兼山水之胜。

瑞安,东南邹鲁,民多重商善贾。

春风吹拂,潮涌云江。诞生于瑞安市的华峰集团,从1991年创立之初,就沐浴着改革开放的强劲春风,讲述着春天的故事。在我国民营经济从“微不足道”到“半壁江山”的嬗变中,华峰集团的发展历程如一个水滴,映射出改革开放的光辉,描绘出一幅东方风来满眼春的历史画卷。在这期间,它由“小舢板”企业发展成为行业“航母”级企业集团,然后又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纪元。

经过28年的艰苦创业与务实创新,华峰集团已经跻身中国500强企业榜单。正如华峰集团董事局主席尤小平所说——做企业就像推雪球上山,越往前滚,雪球就越大,就越发停不下来,就需要有更大的后劲才能让企业攀上新的高峰。

在改革开放的春天里向参天大树成长的华峰,奋进在新时代、新征程里风华正茂的华峰,正扬起风帆,向“千亿华峰”与进入世界500强的下一个目标再启航。

28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但对于沐浴在改革开放阳光雨露下、伴随民营经济茁壮成长的华峰来说,却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创业岁月。

28年来,华峰从家庭作坊式小厂起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发展成为今天以化工新材料为主,涵盖金属、金融、物流、贸易、新能源等产业板块,横跨二三产业,业务覆盖全球百余个国家和地区,十大系列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国内甚至是全球行业前茅的现代企业集团。截至2018年底,该公司拥有12000多名员工,2家上市公司,资产超390亿元。

28年求新求变,求实求进。有一组数据可以诠释华峰的发展变化:总资产增长了7万倍,营业收入增长了8075倍,税收增长了2140倍,出口从零增长到2018年的近40亿元,产业由一个生产基地发展到在全国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11个省市建有产业基地,工厂面积由数百平米增加到现在的8000多亩,产品自1995年产业转型升级后由单一的聚氨酯原液产品增加到现在的十大系列产品,形成了相对系统完整的聚氨酯制品产业结构……

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

28年,华峰品牌走过了从质量创牌到科技创牌再到文化兴牌的三个阶段,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也随着市场的拓展及服务走进千万用户,从温州知名、到全省著名、再到全国驰名及全球扬名,在世界舞台上展现了中国制造、华峰制造的风采。

28年,华峰历经了创业起步、转型提升、产融结合、创新发展的四个阶段,每一阶段均实现几何级数的增长。

回首来时路,尤小平由衷说道:企业发展就像是一条抛物线,为了让华峰走得更高、走得更远,我们必须在一条抛物线到达顶点时,换一条抛物线,走到另一条抛物线上,这样才会形成阶梯式发展。

尤小平的“抛物线论”,是华峰28年发展中,在应对变化中把握机遇、在机遇中抢抓发展、在发展中促进转变、在转变中谋求发展的真实写照,也是华峰在每一阶段都能几何级数增长的成长之道。

起于祥瑞之地,成于文化之功。

是什么力量,使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家庭作坊式小厂,经过短短二十多年年的发展,成为今天令人瞩目的聚氨酯制品龙头企业?是什么力量促使华峰没有出现大起大落现象,始终保持高速稳定发展?

华峰认为,成功的关键之一是坚持走科学发展、创新发展、生态发展的路子;是发展企业、不忘回报社会;是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诚信经营,积极让员工、客户、社区共享企业的发展成果,由此提高了员工的凝聚力、客户的信赖度和企业的竞争力,为企业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

“是时代成就了我们。我们在企业发展的同时要积极回馈社会,努力成为时代的企业,并为时代的发展作出我们的贡献。”尤小平如是说。

20083月初,第一次参加全国两会的尤小平,就提交了一份《关于在企业界倡导推广责任关怀的建议》。一条建议提10年,一份情怀贯始终。回想10多年前尤小平呼吁推广责任关怀,再看近几年的环保风暴,一切都已不言而喻。

正是由于尤小平及华峰集团在践行及推广责任关怀方面的表现,20159月底,他被联合国副秘书长、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阿希姆?施泰纳来函邀请参加在瑞士日内瓦举办的国际化学品管理大会(ICCM4),成为我国化工界第一个登上联合国讲坛的企业家,也是此次会议的唯一国内代表。

华峰始终关注环境保护,努力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企业。目前,华峰东山工业园区已基本实现了废水“零排放”,固废利用率达也到99%,能资消耗水平更是已居行业国际领先水平,取得了万元产值能耗、水耗分别比国内清洁生产标准低45.2%62.8%的好成绩。安全环保的重视和措施有力致使华峰先后荣获中国化纤行业首家环境友好企业、浙江省绿色企业、浙江省污染减排先进单位等荣誉,并于2008年通过了国家环境友好企业现场验收。

不让任何一个员工在奔小康的道路上掉队,也是尤小平的“华峰梦”之一。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全球金融危机时,华峰在企业里不仅做出“不减薪、不裁员”、“不让一个员工下岗”的行动;集团员工绩效增长连年不低于20%2017年更是全员人均月薪增长20%,此后几年,华峰员工的收入每年都有明显上涨。尤小平用行动兑现了“我们有责任与义务把企业发展成果惠及员工”的承诺。

华峰深入实践责任关怀理念,与客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共同构建了一条安全、稳固的、强强互补的社会化的“供应链”。

对员工和用户如此,对社会也是如此。尤小平认为,作为民营企业家,纳税是应尽义务,还有附带义务,那就是回报社会。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华峰已经社会公益捐赠1.2亿元。除直接捐赠以外,尤小平还利用自己的声誉和号召力,带动更多的当地企业家为慈善事业出力。201212月,华峰捐款1000万元用以打造“森林瑞安”,捐款当天,瑞安当地企业也纷纷响应,先后捐款达6700万元。

有一种爱叫责任,也叫使命。当这种爱被信仰和传播,这股使命在行动中被实现,就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所在。华峰正一如既往地播洒爱心、承担责任,致力于成为“蜜蜂型企业”,像蜜蜂一样既酿蜜又传播花粉,谋求企业与社会各界的共生共荣、和谐发展。

征尘犹未洗,又闻战鼓催。“十三五”以来,在改革开放中壮大,在高质量发展中变强的华峰,正在由追求“数量增长”“规模效益”向全面追求“发展质量”“社会效益”转变中继续满帆远航。

“我们要瞄准产业链高端,切实做好项目投建,整合优化现有产业,提升技术和装备先进性,稳步打造协同高效的产业体系,推动产业由‘量放大’向‘质提升’并进。”华峰集团董事长尤飞宇在2018921日召开的董事局扩大会上指出,要抓住新一轮技术和产业革命的机遇,积极对接新经济、新业态、新技术,搭建好基于工业互联网的产业生态平台,加快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升级,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

“十三五”以来,华峰加强内外部资源整合,不断加大项目投入,持续改进提升现有产业的工艺、技术、装备水平以及产品、产业档次。2018年,集团营业收入369.6亿元,同比增长15%;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30%

全线飘红的业绩报表背后,是华峰新一轮坚持创新、加大投资、转型升级所取得的重大进展。

面对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市场,华峰始终瞄准全球化工新材料先进技术发展趋势,围绕“一核多点,开放协同”的技术创新体系,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依托,以提高技术含量为主攻方向,以华峰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为平台,致力于高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积极与国内外高校进行产学研合作,包括与国内外竞争对手开展战略合作,先后承担了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国家863对接项目和省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先后获得了330余项国家授权专利,主导和参与制定国际、国家行业标准100多项,先后开发出了百余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创新成果,如:“高性能减震垫用聚氨酯树脂”“纳米耐氯氨纶纤维的研制及产业化”“环保型革用聚氨酯树脂”“环己烷合成己二酸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应用”和“汽车绒面革”等项目,填补了国内外空白,促使华峰产品技术含量和档次始终处于行业领先地位,逐步实现了产品自主开发和产业化生产与市场的接轨。

依托大平台、大项目及装备改进、工艺优化、技术创新,华峰的产业融入了创新基因,装上了发展新马达,增添了发展新动能,逐步迎来发展“聚”变。

近几年来,通过重大项目建设,华峰在东海之滨洞头、黄金海岸之旁启东、飞云江与乌江之畔的瑞安与涪陵,不断延展产业发展框架,扩量扩容提质,上演了一场场从荒芜的滩涂地、丘陵地到现代化产业园的“变形记”,奏响了一曲曲激越雄浑、荡气回肠的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的交响乐。

华峰集团总裁林建一说:“产业带动、行业集聚是华峰在扩容提质中要做的大文章。无论是瑞安的新建项目,还是华峰重庆基地及江苏启东基地的已建、新建、在建项目,作为地方与行业龙头企业,我们希望通过优化园区布局,推动落地项目向上游、差异化、高端化发展的同时,借助自身优势,整合资源并以商引商,引进一批上下游企业,打造一个基地式、一体化、循环化的产业集群发展平台,以更好带动整体产业链和区域经济发展。”

28年来,华峰专注于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并通过不断迭代、优化。随着华峰一个个在建、新建“大好高”项目的破土而出与落地生根,随着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升级与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应用,华峰产业链、产品链在吐故纳新中向价值链高端迈进。

打破,进化,颠覆,是当下企业不得不深思的课题。

工业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又为华峰下一阶段实现更大发展提供了契机。华峰将牢牢抓住工业和互联网深度融合的历史机遇,通过搭建价值共创、利益共享的产业生态平台,共同推动产业生态升级,蝶变出一个具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圈”。

潮平岸阔催人进,千年古城焕新颜。奔流不息的飞云江,见证着一代代华峰人,高扬起智慧时代的激越征帆,在通向聚氨酯王国的道路上风雨兼程,砥砺奋进,奏响构建现代化工新材料体系的时代华章。(本文原载于《中国化工报》 内容有删节)

     
© 华峰集团2009-2010版权所有 本刊文章版权受法律保护,如欲转载,敬请致电编辑部联系,否则,本刊保留依法追诉之权利